新一代的設計創意 滾動KENDA輪胎大廠創新思維

你聽過建大嗎?它,是全球自行車輪胎的頂尖大廠,以KENDA品牌行銷世界,不僅台北YouBike採用KENDA自行車胎,台灣多家自行車知名品牌也是KENDA產品的愛用者。 國際競爭激烈 設計產學合作有助企業創新 「放眼國際輪胎大廠如法國米其林、德國馬牌都是國際設計獎的常勝軍,」建大工業創新設計組專員楊鴻偉說,面對全球輪胎產業的競爭,建大已經站在台灣精品獎的獲獎基礎上,未來目標希望能進一步拿下國際設計獎,增加國際露出。建大在2019年成立設計創新組,期望為產品添加美學新元素和創新概念。當年內部同事有來自於明志科大,分享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的計畫資訊,於是建大團隊立即前往參觀新一代設計展,並於現場與明志科大的設計指導李鍇朮老師結緣,決定加入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成為出題企業。 去年是建大連續第二年參加計畫,時間軸設定在未來的10到20年間。原來,開發一個輪胎產品至少要2至3年,如果只設定5到10年會離現在太近,建大刻意拉長時間範圍,要給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,甚至「越天馬行空越好!」。身為建大創新顧問李鍇朮補充,學生的工學能力一定沒有業界厲害,題目若設定得太工程導向,會讓學生難以發揮,所以最終拍板主題就訂為在「未來交通與輪胎的創新關係」。

新一代的設計創意 滾動KENDA輪胎大廠創新思維
新一代的設計創意 滾動KENDA輪胎大廠創新思維

設計有助在地青年發展!台南市府聯手熊大科技,用年輕人創意優化城市交通

自行車是探索城市的絕佳工具,也是安全、無噪音、無空氣汙染的城市交通解決方案,更是最適合古都台南的交通運具。台南市的公共租賃自行車有T-bike與BeBike兩種,前者為純人力,後者則具備電動輔助功能,兩者相輔相成。2020年台南市府攜手自行車系統營運商熊大發展科技(後簡稱熊大科技),一同參與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計畫,要為台南青年創造機會,同時將年輕人的創意導入城市交通治理。 有樁與無樁自行車 兩者相輔相成 台南舊市區歷史悠久,許多街巷較為狹窄,為了解決交通問題,台南市府自2016年啟用公共自行車T-bike,目前已有將近80個租賃站、超過2000台自行車分布台南市區;疫情三級警戒前,每月更有將近10萬人次使用的好成績。不過,因為T-bike站點需要設樁拉電,加上法規限制人行道寬度至少要2米,若經評估佈樁後的人行道寬度無法達標就不能設站。於是BeBike應運而生:無需設樁且可斜停的靈活性,打破了建置框架,可補足T-bike無法建置的地點;採用電子圍籬技術來規範停放點,也能有效避免過去oBike隨意停放的亂象;也因為無需固定硬體設備,若發現某站點效益不佳便可迅速轉換撤點,而當連續假期觀光客湧入時,亦可機動支援人氣站點,協助改善交通。

設計有助在地青年發展!台南市府聯手熊大科技,用年輕人創意優化城市交通
設計有助在地青年發展!台南市府聯手熊大科技,用年輕人創意優化城市交通

新竹的「創舊」潛力! W春池計畫以玻璃回收硬實力為後盾,成功創造在地傳產新價值

新竹,除了有知名的科學園區,也是不少傳統產業的聚集地。玻璃,就是其中之一;春池玻璃已成在地代表性的企業,全台透過春池回收處理的廢棄玻璃高達七成,每年超過10萬噸。近年在第二代加入後,導入一系列創新作法,為這家超過50歲的企業注入活力,也帶動了新竹的產業觀光。 玻璃傳產透過跨領域計畫 導入創新思維 春池玻璃第二代,現任副總經理的吳庭安在2012年離開台積電,從科學園區回歸父親創立的傳統產業,除了開發玻璃回收再製新材料、引進全自動分選機來改善工廠製程,他更推出「W春池計畫」,建立春池與外界跨領域合作的平台,讓設計新概念與玻璃互相碰撞出新的火花,不僅與知名設計師和品牌合作,2018年也加入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,保留機會給年輕學子,期待他們能提出不同於產業和成功設計師的思維。 春池至今已連續參加四屆設計產學合作,每一屆的金獎作品都十分亮眼。第一年的Float漂浮飲料杯在商業性取得成功,於嘖嘖募資到超過700萬,學生畢業即創業,創造出全新的商業價值;第二年的25nano玻璃燈具在藝術性很成功,於2020台灣設計展的循環設計展現身;第三年的光景玻璃回收站則突破產品思維,建立可以與民眾互動的玻璃回收站,採用有趣的方式吸引並引導人們參與回收行為,集中收集以往被棄置的玻璃瓶,使其有效的進入循環系統,繼續創造價值。

新竹的「創舊」潛力! W春池計畫以玻璃回收硬實力為後盾,成功創造在地傳產新價值
新竹的「創舊」潛力! W春池計畫以玻璃回收硬實力為後盾,成功創造在地傳產新價值

讓你看得見音樂!汽車感測器大廠攜手設計學子的創新嘗試

你喜歡聽音樂嗎?你用什麼方式聽音樂?你聽音樂的原因又是什麼?現代人生活節奏快,工作壓力大,聽音樂除了是一種興趣,一種個性的展現,更是紓壓的好方法。除了有線耳機、藍芽耳機與傳統音響等以單向的聆聽方式之外,還有沒有其他的聽覺可能性? 「我們就在想,有沒有可能在現代人如此高壓環境下,讓他們一回到家就有個地方可以放鬆?」參與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並獲得德立斯企業金獎的團隊成員、明志科大工設系畢業生林庭安回想當初參賽的初衷,想為現代人打造視聽的饗宴,讓聲音可視化,為生活帶來更多樂趣。 勤做功課和市調 抓出兩大目標客群 團隊成員大量蒐集燈光、音響資料,也大量發送問卷調查,年齡層從18–60歲都有,發現年輕人較願意購買3C新產品,有錢人則重視品牌和精品質感,除了感覺比較有保障,也更熟悉各品牌的設計語言。團隊也從中確定了新產品要主打的兩大族群:一是重視CP值的年輕小資族,二是表演者,像是街頭藝人就需要能快速拼出暫時的舞台。所以他們以六角形拼圖為概念發想,推出「LiFLOW模組化視聽音響」,可依預算和情境自由購買模組拼接,再以APP控制音響和聲音頻譜,也能直接手動調整旋鈕來改變聲光效果,創造互動式的視聽體驗。

讓你看得見音樂!汽車感測器大廠攜手設計學子的創新嘗試
讓你看得見音樂!汽車感測器大廠攜手設計學子的創新嘗試

兒盟首次參與設計產學合作!和新生代設計師共建「情緒樹屋」,讓傷心和憤怒的情緒有歸宿

你傷心過嗎?你憤怒過嗎?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。但這些相對負面的情緒是否曾經被好好對待、好好照顧呢?童年時期,開心時就放聲大笑恣意跑跳,遇到悲傷、氣憤等情緒低落時刻的你,通常會如何自處? 2020年兒福聯盟首次和台灣設計研究院合作,參加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計畫,與新生代的大學生們腦力激盪,一起尋思解決下一代孩子們的問題。在轉譯和推廣「霸凌」的觀念15年後,兒盟從去年開始大力推廣「創傷知情」新思維,期待讓社會大眾更加重視童年逆境所帶來的創傷,為孩子帶來什麼影響,並學習如何應對和預防。 面對失落與創傷情緒怎麼辦?鑽進情緒樹屋吧! 入選團隊與兒盟經過長達半年多的合作誕生了「情緒樹屋」,設計師為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畢業生董怡真,她觀察到校園遊樂場等玩樂的場域廣泛存在,能接納傷心與憤怒的空間卻少之又少,心裡便產生了一個提問:「這世界是否普遍崇尚快樂,而對於某些情緒是不友善的?」於是,與擔任社工的媽媽和姊姊討論後,決定以「情緒平等化」為核心理念,為幼兒園與國小低年級的孩子們設計一個情緒樹屋,讓孩子們遇到情緒低落的時刻,有一個小小的、屬於自己的空間作為避風港;同時也創作情緒繪本給樹屋所在場域的老師們,作為引導孩子進入樹屋前後的教材,幫助孩子認識快樂之外的其他情緒,學習如何與不同的情緒相處。

兒盟首次參與設計產學合作!和新生代設計師共建「情緒樹屋」,讓傷心和憤怒的情緒有歸宿
兒盟首次參與設計產學合作!和新生代設計師共建「情緒樹屋」,讓傷心和憤怒的情緒有歸宿
台灣設計研究院

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(TDRI)是臺灣唯一以設計為核心的機構,設研院所承擔的使命,在於透過跨部會、跨地方的合作,將設計導入成為中央與地方的共同施政價值,讓設計力成為臺灣重要的國家戰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