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2 Magazine 產地誌

07. 以生活起物的設計觀介入工廠改造:鶯歌轉印工廠新太源的可能性

新太源製造工廠

說到「花紙轉寫」或「轉印技術」,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uniqlo的設計款T恤,將圖案轉印到服裝材質,其實,轉印技術應用在瓷器時,不論網版設計、底片製作、分色套印、色彩研磨和貼印燒製等工序,都要求精湛的職人手藝,新太源是鶯歌第一間花紙轉印公司,也是如今少數仍屹立不搖的獨特印刷業者。

五十多年前,十幾歲的王文錫走上了轉印之路,在鶯歌陶瓷出口的盛世,以印刷專業參與其中,為陶瓷化妝生色,賦予全新面目。不過,「因為亞洲金融風暴,業績大降,開始積極思考轉型的方法。」但新太源第二代王升說:「我父親還是想推廣印刷工夫,當時開設的工坊以團體DIY為主要導向,後來轉而開發自家商品,做客製化禮贈品。」適逢2010年代,政府在各地推廣觀光工廠,「於是新太源開始做工廠場域的修整,修整完就是現在『新太源藝術工坊』的模樣」。

入口的歐式古典巴洛克立面,進門後馬上會映入眼簾的名畫轉印馬賽克大柱,再加上展示架滿滿的新太源自製馬克杯,說是「戰力展示」也好,在當時觀光工廠潮流中,可說新太源打出了誠意十足的長輩起手式。

新太源觀光工廠改造前

受訪者王升面對陶瓷與印刷業找不到年輕新手的隱憂、身為第二代接班人對產業和工廠的掌握和行銷都需要有系統的協助,以及意圖重整工廠卻無頭緒等問題。

在2020年的當下,經歷金融風暴以來的最大危機,新太源再次被迫放慢腳步,思索工廠能如何與觀光合作,在產業的轉型和再造中,該如何以新的工廠和品牌面貌和當代消費者溝通,是新太源接班人王升的任務,也是設計團隊生活起物在打開工廠計劃中介入的起點。

「生活起物」:關鍵在盤點和重整

「剛看到新太源的時候,感覺資訊很爆炸,內容跟訊息片段又瑣碎。我們認為,不管是品牌或公司,應該不只是先把公司整理好,而是回頭審視品牌和產業狀況。所以我們在最初,是去了解它的背景和現況。」為臺中勤美誠品、毓繡美術館等設計空間,也和勤美術館合作裝置藝術,生活起物的強項除了商品開發與策展以外,正在於品牌規劃和空間設計。他們多次到新太源現場,認為第一階段最重要的是盤點和分析。

瓷器業界的印刷奧秘,必然得從「魅力和優勢的盤點分析」開始。在這方面,王升同意新太源的優勢在於製作端的存在意義,「希望大家來鶯歌,不是只看到商品,也要看到商品是怎麼做出來的」,現在的轉印產業,在臺灣剩下不到五間工廠,「圖案不是電腦掃描放在盤子上就好,要透過印刷跟技術。我們想自己整理好,吸引觀光客。」因此,在打開工廠的計劃初啟時,新太源重新整理歷史資源,發現早期餐盤上的圖樣、插座的標示、礙子上的商標、幾個房間都放不下的底片和網版,都有豐富的時代和美學意義。

生活起物莊騏鴻

而回到轉印花紙的本質,就得讓所有消費者和參與者「更容易了解花紙是什麼」,與其放上各式產品使參觀者五花繚亂,生活起物建議「不如放上素胚與色票感的瓷器對比」。因為花紙是在素胚上貼花,顏色和圖案重新創造了白胚的意義,藉著這種展示,更能讓觀看者明白新太源在其中發揮了何等職人本領。

和王升討論後,生活起物認為本次品牌再造應該要「在創造價值、創造消費中創造傳承,讓大家看到新太源原本的專業感,那些職人的工作內容可以觸動這個時代。」

新太源與生活起物團隊討論

創造生活品牌,觸發魅力

品牌再定位有賴長期的打造,「第一階段是整理形象,如果新太源之後願意再往前走,我們想做品牌的深化,也就是以符號化、精品化跟共創來做方法跟策略」,生活起物的莊騏鴻提出了品牌深化的藍圖。

所謂的符號化,他以marimekko活潑的花樣圖案為例,「是生活的樣貌,並非只是類型圖案。如果從基本陶瓷的內容開始,我們在想是否可以影響生活層面?如果可以的話,會吸引更多人來。」就如同愛馬仕也能做到圖案的精品化,因為「品牌像個磁鐵,想辦法吸引人來很重要,這個階段我們要創造魅力、觸發、留下記憶。」如果新太源可以成為花紙的領頭羊,工廠能做到什麼程度,怎麼觸發更多的感動和傳承?「能不能透過商品,一直向前推進,操作到愛馬仕的等級?」

另外,以聯名合作的方式,加入設計師一起玩花樣,也是這幾年受歡迎的方式。希望「設計介入改造後,讓新太源有動力再往前走」,如果真的成功品牌化,想要改變品牌的年輕人會比較容易跟消費者溝通。

新太源花紙圖庫

重整動線流程,讓兩個工廠區各有意義

現在新太源的工廠在建國路上兩端,右側一樓為新太源藝術工坊,除了製品的展示、新太源與鶯歌陶瓷的歷史展區外,也有講座和休息空間,二樓則是轉印花紙貼印與燒製處。建國路左側則是專門的印刷工作部門,走進去會聞到各種味道,例如濃重的感光液和印刷油的味道,因為印刷工作的要求,這裡的溼度和溫度都處於良好控管的狀態。

其實新太源這幾年不斷在精進技術,並導入了機械化和電腦設備等內容,生產線區隔,使參觀者能在不打擾工作的狀態看到部分印刷工作的實況。

如何活用新太源的廠區基礎設備,並且創造更流暢的新動線,生活起物認為要「化繁為簡,簡化服務流程,動線流程和視覺流程」,讓目前右側藝術工坊內爆炸式的色彩訊息得以簡化。

同時,把兩個空間各分為B2b(企業對小企業-小b)和B2C(企業對消費者)的空間,「兩個空間可以清楚做分類,B2b可能需要參觀工廠,知道產能,消費者在B2C,可以分流」。

新太源製造工廠

「整體空間會改造,本來的鐵皮並不醜,但形象太久沒替換,可以簡化和換掉攝影」,就能面目一新。設計師很興奮,說起他的想像,「像是停車場,能不能發生有趣的事?」譬如使用花磚?或是不同的地景?像是里斯本的花磚文化,如果可以建立一個體驗空間,讓人感受到花紙的魅力,還能藉由新的展示,期待可以擴及共振到U型的工藝聚落。

進到原來藝術工坊的入口,莊騏鴻規劃讓參觀者先看到「白色器型」的裝置藝術,這不僅讓大家的注意力得以集中,也等於告訴所有來訪的人–「這件事情是從白胚開始的」。

對新太源而言,王升也看到了現在工廠兩邊的問題,豐富的印刷文化寶藏所在地的左側工廠,只有平日開放,週末前來的客人看不到製程,十分可惜。而右側還有藝術工坊場域浪費的問題,「所以希望能濃縮各區的內容,再導入AR、VR等新科技,讓左側工廠的技術能透過新科技,在右側工坊再現」,或許有一天客人可以從生活起物設計的白胚開始,一步步體驗花紙是如何製造甚至貼印燒製的過程。

新太源觀光工廠改造後

互相理解的合作者,點亮產業聚落的期待

王升提到,當初想和生活起物合作,有一個原因是對方「也做過陶瓷商品,在溝通上,很能互相理解,而且他們對很多產業做了商品開發,也是我們需要的。」生活起物承認「之前做過花紙器皿,碰到的情況是洗了以後掉色。我們想說附近有燒的人,找了陶藝家製作,但我們不熟燒製溫度。」

所以,生活起物很了解花紙轉印的繁複細緻,包含分色都是極專業的技術,「一般人可能很簡單地以為只是貼貼紙,不過,更多的細節和感動是我們要想辦法突顯的。」莊騏鴻也忍不住稱讚「新太源的釉藥顏色,都是從天然石材來的,我們本來不知道天然的顏料竟然有這麼多顏色。」

不過,要怎麼讓更多人理解?就像王升說的,「現在二十幾位同事,都工作很久,沒有年輕人進來」。他返鄉回到自家的工廠,學了兩個月才能掌握印刷的訣竅,需要熟練與投入大量工時的產業缺乏年輕人加入。而最近為了「打開工廠」,王升「在整理的時候,每天都爆汗」,發現新太源珍貴的內容很多,但也深切體認到「對外宣傳不足」的弱點。

度小月的「臺南趣遊碗」、星巴克的紀念杯、還有特別設計的雙層杯等,新太源的客製接單很多元,製作也精緻,「到處都可以看到『這是我們做的』器皿,但很少有人認識」,因此,這就是新太源希望生活起物能打開的重點,也是他們想參與打開工廠計劃的初心。打開,除了空間對外開放,或許最關鍵也最直接的是,要真正能有效呈現/發揮新太源的亮點,也就是回到品牌塑造的重頭戲。

新太源觀光工廠改造後
新太源王升與王文錫

王升也期待,當新太源從品牌到空間的營造都到位後,希望對鶯歌陶瓷有興趣的人,「可以看看我們的整個U形聚落,每間工廠進去都可以看」,鶯歌不應該是只做便宜器皿或賣大陸製品。王升說,「我想如果工廠裡最乾淨的是給客人用的廁所,那是不行的。」為了衝人數的觀光工場,已經不是他的目標。

王升嚮往地提到多年前和家人到日本陶瓷聚落伊萬里旅行,「真是大開眼界,那裡陶瓷聚落的環境塑造的很好,已經轉型為精緻的陶瓷工廠」,希望新太源也能「創造客人的五感體驗和聚落的繁榮」。

文字|高彩雯
攝影|林祐任

--

--

台灣設計研究院

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(TDRI)是臺灣唯一以設計為核心的機構,設研院所承擔的使命,在於透過跨部會、跨地方的合作,將設計導入成為中央與地方的共同施政價值,讓設計力成為臺灣重要的國家戰略。